【新艺元|设计理念】新加坡亲生态城市发展模式解析



 

 

引言

在全球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城市面临严重的环境挑战,催生了亲生态城市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城市规划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创造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城市生活空间。其中,新加坡在世界范围内被誉为“绿色奇迹”,本文将探讨其亲生态城市模式,剖析新加坡是如何在有限土地上实现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这对我们重新思考自然与城市关系,迈向更可持续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1  
新加坡:亲生态城市模式的背景

 


亲生态城市的概念
亲生态城市,(Biophilic City)是一个以生态多样性为核心,作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理念,强调在城市设计中融入环境可持续性、生态平衡和社区参与的元素。这种模式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增强自然环境的能力。在亲生态城市中,环境可持续性意味着城市的发展需要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持续进行。生态平衡则强调了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城市不应当对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而社区参与则是指居民和当地社区在城市规划和决策中发挥积极作用,促使城市发展更符合居民的需求,也更加环保。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历程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历程堪称一个现代化奇迹。从独立初期的快速城市化到今天的绿色生态城市,这个岛国经历了令人瞩目的转变。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不仅仅停留在高楼大厦和现代化基础设施上,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城市内绿化率的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改善以及各类生态景观的引入,都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关键步骤。这一过程既是一场对有限土地资源的巧妙利用,也是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不断扩展。
亲生态城市模式的必要性  
亲生态城市模式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必要性。首先,亲生态城市模式可以提升城市的消污效率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环保技术和管理手段,城市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除此以外,亲生态城市模式可以提高水资源的收集和再利用效率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推广灰水回收利用等措施,城市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流的过度开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程度,保障城市的水资源供应,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次,亲生态城市模式提供可治愈居民生活的绿色休息场所。在城市规划中,引入更多的绿化空间、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居民提供了身临其境的自然体验。这些绿色休息场所不仅能够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空间,还能够缓解城市生活压力,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最后,亲生态城市模式为企业提供充分的经营自信和文化自豪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可以采取更加环保、可持续的经营模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亲生态城市的建设也代表了城市文化的提升,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舞台,增加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
对于新加坡而言,亲生态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因此,保护自然环境,提供绿色空间对于居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亲自然的城市环境可以减轻城市生活带来的压力,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改善人们的生活体验。此外,新加坡是一个小岛国,资源有限,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必然趋势。亲生态城市理念鼓励绿色技术和环保实践,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从凝聚多元文化、联系社区活动的角度来看,亲生态城市的发展可以促进社区凝聚力,提供共享的自然体验,加强社会联系。通过亲自然的城市环境,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珍惜自然,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图片1.jpg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CPG 集团为该项目编制了可行性总体规划,其中列出了设计参数,包括 101 公顷场地上两个温室的位置。与 Grant Associates 和 Wilkinson Eyre 一起开发了该地区最大的两个人造温室“云林”和“花   ”,并辅以 18 棵高出地面 50 米的“擎天树”,为鸟类提供栖息地。



 


 

02
新加坡的亲生态城市实践特色  


 


 

图片6.png

▶新加坡的亲生态城市发展历程

新加坡的亲生态城市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标志着城市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不断进步。

1.0 生态城市   ,新加坡的生态城市发展开始,主要集中在基本的绿化和植树造林。这一时期,城市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2.0 园林城市,开始更加注重美化,公共空间增加了绿化面积,出现了更多的花园和公园,均匀分布且环境更加宜人。
3.0 公园城市,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公园化发展的推进。城市中的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网络。这个网络让市民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的公园之间骑自行车、步行,促进了人们与自然的互动,实现了人城境业的融合。
4.0 花园中的城市   ,这一时期,城市不再仅仅是拥有公园,而是整个城市都成为花园的一部分。建筑物的屋顶、墙壁上开始种植绿植,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种绿化不仅美化了城市,还提供了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

5.0 拥抱自然的城市   ,规划更加强调与自然的融合,不再只是绿化和公园,而是更深层次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加坡通过改造水域、保护自然保护区、推广智慧化设施等手段,实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阶段的城市发展不仅注重生态环保,还关心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个真正拥抱自然的城市。

新加坡亲生态城市的实践  

公园连道网络:   1991年,新加坡国家公园管理局(NParks)引入了公园连道网络(PCN),这种绿色走廊允许人们从一个公园或自然场所步行、滑轮、慢跑或骑自行车到另一个公园或自然场所,连接了众多公园和自然景点。

图片7.jpg

▶几乎覆盖全岛的公园连道网络
水域改造计划:   公共事业委员会于2006年推出了活跃、美丽和清洁(ABC)水域计划,通过改造水渠、河流和水库,创造美丽清洁的水体,提供社区空间供人们享受。CPG集团参与了新加坡东部集水区的总体规划,针对大范围内各区域进行了包括边界处理、定位、绿化、活动中心、水上活动和环境等多层次的规划,并形成了三个示范性项目的实施建议先后实施。

图片8.jpg

▶ABC倡导的场地规划设计模式示意图   来源:《ABC水计划设计导则》
自然保护区:   自1991年的概念计划起,新加坡承诺通过保护3000公顷的自然保护区来保护自然环境,包括各种自然地点,如林区、鸟类保护区、红树林沼泽等。今天,新加坡拥有24个自然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和其他自然景点。

图片9.jpg

▶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自然保护区|CPG集团承担了该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工作,致力于将双溪布洛建设成自然保护、生态敏感设计及生态影响最小化的一个领先的区域保护研究和教育中心,旨在通过寓教于乐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强化新加坡的环境和生态质量。
城市绿化计划:   市建局通过城市空间和高层建筑景观(LUSH)计划推动高层建筑的绿化,鼓励在建筑项目中引入绿化,包括景观美化和空中露台。现在,许多商业和住宅项目已经加入了LUSH计划。

图片10.png

▶新加坡LUSH计划
数字化技术赋能亲生态城市:   新加坡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出了SGBioAtlas手机应用程序,将本地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上传其中,使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记录生态信息。此外,政府与社区合作,通过“锦簇社区”项目鼓励社区居民,尤其是儿童,参与创建和维护社区花园和其他亲自然空间。截至目前,新加坡已建成超过1700个社区花园,超过4万人积极参与。这些举措不仅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也为儿童提供了身临其境的“自然疗愈科普乐园”。政府还设立了公益基金会,支持和奖励公众的参与,推动了这一亲自然城市空间的持续发展。



03
国内对亲生态城市的经验借鉴  



国内正在积极借鉴新加坡亲生态城市的经验,以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新加坡的亲生态城市模式包括生态保护、绿色技术和社区参与等多个方面,为国内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采取类似的举措,例如推动城市绿化、改善水域环境、引入绿色建筑技术、鼓励社区花园等。

苏州工业园区.jpg

▶苏州工业园区

其中,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探索亲生态城市模式最为积极的地区之一,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产城融合、区域一体” 的城市发展框架,初步构建了“三湖映城,两江融绿,双轴纵横,多点辉映”的绿色开放空间体系。园区充分利用发展优势和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开启了向5.0拥抱自然的城市发展阶段的迈进。由于苏州工业园区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可以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加强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大规模的绿化工程、植被覆盖率的提升以及水体景观的恢复,可以使得园区内的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注重打造生态景观,提供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使得社区居住人群和企业办公人群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得到放松和舒适。

苏州工业园区1.jpg

▶苏州工业园区年轻市民的消费实力有目共睹
由于在园区发展过程中,年轻人口逐渐增加,驱使园区在城市规划中引入了更多的文化和创意元素。艺术品的装置、文化活动的举办以及创意产业的扶持,为园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不仅使得园区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提高了居住和工作的满意度。

在吸引企业入驻方面,园区采取了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政策。鼓励企业采取绿色生产方式,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奖励,吸引了众多具有绿色发展理念的企业入驻园区。这种绿色产业的聚集,不仅提升了园区的产业结构,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作为新加坡CPG集团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 新艺元秉承了新加坡现代化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致力于在中国推广新加坡亲生态城市发展的最新理念,结合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最新实践,助力中国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建设再上新台阶。

END